close

康熙二十五年(1686)——
十月初一日生(陽曆11月16日)。“詩文翰墨,皆工敏清新”,“精於騎射,發必命中,馳驟如飛”。

康熙三十七年(1698)——從玄燁謁陵,自此出遊皆從。

康熙末年——諸皇子爭奪皇位鬥爭激烈,允祥從不參與其間。

康熙六十一年(1722)——玄燁去世,胤禛即皇帝位,封其為怡親王,並命其總理戶部三庫,
自此即全力輔佐風根治理國家,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。

十一月:康熙帝不豫,還駐暢春園。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。病逝。
即夕移入大內發喪。遺詔皇四子胤禛繼位,是謂雍正帝。遺詔真偽,引發繼位之謎。
以貝勒胤禩、皇十三子胤祥,大學士馬齊、尚書隆科多為總理事務王大臣。
召撫遠大將軍胤禵回京奔喪。誠親王允祉上疏,援例陳請將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。
十二月:封允禩為廉親王,授理藩院尚書,允祥為怡親王,允祹為履郡王,
已廢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為理郡王,以隆科多為吏部尚書。宜太妃稱病坐四人軟榻見雍正帝而受訓斥。
始授太監官級,定五品總管一人,五品太監三人,六品太監二人。
更定歷代帝王廟祀典,詔《古今圖書集成》一書尚為竣事,宜速舉淵通之士編輯成書。


雍正元年 (1723)——賜增護衛,
四月命其總理戶部事,請減江南賦稅浮糧,蘇州歲30萬兩,松江l5萬兩,
又減浙江之嘉興、湖州、江西之南昌之浮糧,每歲通計減6l萬兩。
“設六品庫掌一人、奏准造辧処立庫...増設六品庫掌三人、八品催総九人、筆帖式八人。”
和碩怡親王、交理総理事務...“軍務機宜度支出納與修水利督領禁軍凡宮內府中、巨細皆王一人経盡料理。”
正月初九日:怡親王交紅玻璃燒琺瑯油婁式鼻煙壺一件。

二月十三日:怡親王交定磁小瓶一件(烏木座),嘉窯小扁磁盒一件,官窯花瓶一件,竹節式磁壺一件,
定磁爐一件。
王諭:俱著唐英照樣畫樣。遵此。《玉作,牙作》
二月十四日:怡親王交假官窯磁瓶一件。王諭:交唐英畫樣。遵此。《玉作,牙作》
二月二十三日:郎中保德交琺瑯紅磁鍾大小十六件,奉怡親王諭:著暫且放著。尊此。《琺瑯作》
十一月二十六日:六品官阿藍泰來說,為慈甯宮畫畫人等散懶滑隨事,啟怡親王。
奉王諭:著沈瑜,照唐英例,每日稽查伊等,如有不來者即行啟我知道。《記事雜錄》

雍正二年(1724)——因功增親軍。
二月初四日:怡親王交填白酒杯五件、內二件有暗龍、奉旨此杯焼琺瑯、欽此、
於二月二十三日焼破二件、総管太監啟知怡親王。
奉王諭:其餘三件爾等小心焼造。遵此、於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琺瑯酒杯三件、怡親王呈進。《琺瑯作》
十二月初五日:怡親王交磁胎燒金琺瑯有靶蓋碗六件......。《木作》

雍正三年(1725)——因其總理戶部事務謹慎忠誠,複加封郡王,任其在諸子中指封,並加俸銀萬兩。是年,京畿被水,
十二月命其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。
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,將直隸分作四區,區設專官,負責疏浚河渠,築堤置閘,區分疆畝,
經劃溝騰,千里之內,沮洳汙菜,都化作良田。
江南水道,多致淺塞,因其宣導興修,數十州縣,河流暢通,幾千頃良田,悉獲灌溉之利。
因官吏徵求、苛索,兩淮鹽政一直不振,自總理戶部,便力加整飾,取消一切浮費,由此商力日蘇,
鹽務漸見起色。《愛新覺羅家族全書》
正月二十日:郎中保德交定窰甜瓜壷一件,奉怡親王諭:俟我來時再說。遵此。
於二十二日,海望將此壷交琺瑯作催総張自成持去,著仿此壷様做木様。記此。
九月十三日:員外郎海望,啟怡親王:八月內做磁器匠人倶送回江西,惟畫磁器人宋三吉,
情願在裡辺効力當差,我等著在琺瑯処畫琺瑯活計、試手芸甚好。
奉王諭:尓等即著宋三吉在琺瑯処行走、以後伺我得閒之時、將宋三吉帯來見我。
如其果然手芸精工、行走勤慎、不獨此処給他銭糧食用、並行文該地方給他養家銀両。記此。

雍正四年(1726)——疏言興修、疏浚河渠,築堤置閘,區分疆畮,經畫溝塍,分直隸諸河為四局。
正月初二日:郎中保德,員外郎海望奉怡親王諭:著員外郎沈瑜管理造辦事務。遵此。《記事錄》

雍正五年(1727)——特賜禦書“忠敬、誠直、勤慎、廉明”扁額。
八月三十日:據圓名園來帖內稱:郎中海望為造辧処無寫篆字的人、
啟怡親王今有寫宋字人徐同正會寫篆字,人亦老実,欲給徐同正工食食用,今其在造辧処効力行走等語。
奉王諭:尓等酌量料理。遵此.本日郎中海望、員外郎沈瑜,同議得毎月給徐同正工食銀五両。記此

雍正六年(1728)——
正月初九日:應招募匠藝人十三名。內務府員外郎沈瑜,唐英啟怡親王,擬定每月所食錢糧銀一兩,
再月米折銀一兩,每月每人共給銀二兩,用造辦處銀兩發給。怡親王諭:准行。《記事雜錄》
正月十二日:郎中海望啟稱:造辦處承造活計領取銀兩等事,關係甚重,祈加派官員畫押辦事。
怡親王諭:著員外郎唐英畫押辦事。《記事雜錄》
二月二十二日:栢唐阿宋七格等奉怡親王諭:著焼煉琺瑯、遵此。
於本日員外郎沈瑜,唐英:說此系怡親王著試焼琺瑯料所用銭糧物料、叧記一檔,以待試煉完時,
再行啟明入檔。本日送交柏唐阿宋七格。
三月十九日:據圓名園來帖內稱郎中海望奉怡親王諭:著傳催總劉三九領催白老格帶好手藝銅匠等,
各帶小式傢伙,畫琺瑯人譚榮好手藝家內大器匠一名,帶銅葉琺瑯材料赴圓名園來。遵此。《雜錄》
七月初九日:怡親王交年希尭送來...吹釉煉琺瑯人胡大有一名...。
七月十一日:員外郎唐英啟怡親王、為郎世甯徒弟林朝楷有癆病、已逓過呈子數次、求回広調養、
俟病好時再來京當差、今病漸至沈重。王諭:著他回去吧!
七月十二日:郎中海望奉怡親王諭:將此料収在造辧処做様,
俟焼玻璃時照此様著宋七格到玻璃廠毎様焼三百斤用,再焼琺瑯片時背後倶落記號。
聞得西洋人說:琺瑯調色用多尓門油,尓著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,
如有,俟畫‘上用′小琺瑯片時用此油.造辧処収貯的料內,月白色、松花色有多少數目?
尓等査明回我知道,給年希尭焼瓷用。
七月十二日:據圓名園來帖內稱、本月初十日怡親王交西洋琺瑯料:
月白色、白色、黃色、綠色、深亮綠色、淺藍色、松黃色、淺亮綠色、黒色,以上共九様。
舊西洋琺瑯料:月白色、黃色、綠色、深亮藍色、淺藍色、松黃色、深亮綠色、黒\\\\\\\\色以上共八様。
新煉琺瑯料:月白色、白色、黃色、淺綠色、亮青色、藍色、松綠色、亮綠色、黒色,共九様。
新増琺瑯料:軟白色、香色、淡松黃色、藕荷色、淺綠色、醤色、深葡萄色、青銅色、松草色,以上共九様。
...給年希尭焼瓷用。
七月十四日:於七月十四日、査得武英殿露房舊存収貯多尓門油十六斤十両二銭。
西洋國來使麥德羅進的多尓門油四半瓶,連瓶浄重十二斤四両。
叢蔣家房抄來的多尓門油一瓶,連瓶浄重一斤四両、共三十斤二両二銭。
於七月十七日寫摺啟知怡親王。奉王諭:著拿一小瓶試看。遵此。
七月十五日:據圓名園來帖內稱:柏唐阿黒達子持來,畫琺瑯人南匠譚榮具呈紅紙摺一件、奉怡親王諭:
著照紅紙摺內所開房屋數目査明、向房庫人員說租給譚榮居住。遵此。
七月二十四日:據圓名園來帖內稱柏唐阿鄧八格來說怡親王諭:
將造辦處收貯的裡外素白釉或茶圓或酒圓選薄些的拿四,五件來。遵此。
於二十五日,將琺瑯處收貯填白暗壽字茶圓五十一件內選得六件,填白暗龍酒圓四十一件內選得六件,
柏唐阿趙老格持赴怡親王花園交柏唐阿宋七格收訖。《琺瑯作》
七月二十六日:郎中海望奉怡親王諭:造辦處收貯的白磁有釉無釉鍾碗有多少件,
再磁器庫裡收貯的有多少件,俱將數目查明送來。遵此。《記事錄》
秋八月:怡親王宣聖命,唐英著內務府員外郎銜,駐景德鎮禦窯廠,佐理陶務,充駐廠協理官。
十月抵景德鎮。督理淮安板閘關年希尭總理陶務。《陶人心語》置題幕友畫詩「雨窓題呉尭圃畫山水歌」。
八月二十日:據圓名園來帖內稱:八月十九日,郎中海望啟稱琺瑯處畫琺瑯人林朝楷因身病告假回廣,
前六月內已經回明。奉王諭:准其回廣在案,今又具呈稱林朝楷來時,原系廣東總督送來之人,
蒙皇上賞賜伊本地安家銀兩。今若不知會總督,惟恐林朝楷在廣難以居住。
故此求轉啟王爺知會等語。奉怡親王諭:王必行文知會,而將總督家人傳來,說我的話帶信與總督知道。
今造辦處畫琺瑯人林朝楷系有用之人,因身病告假回廣養病,將伊送回廣東。
到廣之日,將伊本地所食安家銀兩暫行停止,俟伊病好,照舊著人將伊送上京來時,
將伊所食安家銀兩再行發給。遵此。
九月初二日:首領太監呉書來說、奉怡親王諭:
今配焼琺瑯用的紅料、將玻璃廠的柏唐阿著呉書挑選二名學配紅料。遵此。

雍正七年(1729)——因準噶爾部竄擾邊陲,
六月,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。
十月,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。
準噶爾部策妄阿刺布坦、噶爾丹策零父子叛清,朝廷決定對西北兩路用兵,奉命參與帷幄,
籌畫建立軍機處,出任首席軍機大臣,全權籌措兵馬糧草以及各類軍需之轉輸。
以所領度之儲備充足,調度得宜,而屢博獎諭。《愛新覺羅家族全書》
二月十九日:怡親王交有釉水磁器四百六十件、系年希尭焼造。郎中海望奉王諭:著収起。遵此。
三月二十日:郎中海望持出白定磁小瓶一件。奉旨:比此瓶大些的小些的,
或官釉,或別樣釉水,照此樣交怡親王,著年希尭做些。欽此。《記事錄》
三月二十日:郎中海望持出白地青龍嘉窯碗一件。
奉旨:著查裡邊磁器,如有此樣碗,即不必多燒造,如若無,將此碗交怡親王,
著年希尭照此款式燒造些來。其花樣不是甚好,著另改花樣,碗底不必做腆心。欽此。《記事錄》
閏七月初九日:據圓名園來帖內稱本月初八日怡親王交年希尭送來畫琺瑯人周嶽、呉大琦二名。
吹釉煉琺瑯人胡大有一名(並二人籍貫小摺一件),
細竹畫筆二百枝,土黃料三斤十二兩,雪白料三斤四兩,大綠一斤,白煉樊紅一斤,
白煉黑鈞料八兩(隨小摺一件)。郎中海望奉王諭:著將琺瑯料收著有用處用,
其周嶽等三人著在琺瑯處行走。遵此。
於本月初十日、將年希尭送來畫琺瑯人三名所食工銀一事,郎中海望啟怡親王,
奉王諭:暫且著年希尭家養著、俟試準時再定。遵此。《琺瑯作》
十月初三日:怡親王府総管太監張瑞、交來年希尭処送來匠人摺一件、
內開畫畫人湯振基、戴恒、余秀、焦國兪等四名...。《記事錄》


雍正八年(1730)——
五月初四日(陽曆6月18日)去世,時年45歲。
詔複其名為胤祥,配享太廟。六月溢號賢,並命將“忠敬誠直勤慎廉明”八字冠於賢字上。
又命入把京師賢良詞。
五月:怡親王允祥逝,雍正帝親臨其喪,諡曰“賢”,配享太廟。詔令怡親王名仍書原“胤”祥。
誠親王允祉會怡親王允祥之喪,遲到早散,面無戚容,交宗人府議處。議削王爵監禁景山永安亭,
得旨削爵拘禁。
六月:賜怡賢親王“忠敬誠直勤慎廉明”八字加於諡上。
八月:命怡親王子弘曉襲封親王,弘皎別封郡王,均世襲。建賢良祠,以怡親王允祥功勳卓著而奉為首位。
設立軍機處。
乾隆十九年(1754)——九月詔入盛京賢王祠。
乾隆三十九年(1774)——詔以其爵位世襲罔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瑛瑛 的頭像
    小瑛瑛

    小瑛瑛的心情之家

    小瑛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